发扬延安精神建好人民法院
总体来看,上半年,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不断巩固,支撑经济均衡恢复的积极因素明显增多。
二是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黑龙江省对高校毕业生创办的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最高贷款额度可提高至300万元。
此外,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是各类创业主体中最具活力的群体,自主创业既关联着就业,同时也是新增经营主体的重要源头。只有把经济发展的蛋糕做大了,才能把就业的蛋糕做大。6月6日,人社部启动2023年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利用100天时间集中为高校毕业生等群体提供超千万就业岗位,助力高校毕业生及各类劳动者求职就业。随着经营主体规模不断扩大,人才需求水涨船高,为高校毕业生就业带来充足动力。例如,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今年5月发布的《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2年)》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同比名义增长10.3%,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提升至41.5%。
就业能力弱,所学专业与市场需求不匹配,是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李长安表示,我国应积极采取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定向式培训等模式,使高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之间无缝对接,降低高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搜寻成本,提高求职就业效率。张博: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河北主要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
有人感慨,京津城际高铁公交化,让北京人拥有了海河夕照、天津人拥有了紫禁微风。目前,河北已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47条。赵威:一个生机盎然的创新生态系统,必然是由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比如,国内首列氢燃料混合动力铰接轻轨车,它的研发中心在北京,制造基地在保定,北京研发、河北制造的模式强化了两地的人才交流和技术融合创新,带动了环京地区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
赵威:无论是协同创新还是产业协作,在一盘棋中找准定位,才能更好落子。张博:加强与京津科研机构沟通协作,与京津联手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协同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河北将强化政策保障、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做好迎接疏解对象和创新资源的充分准备。
交通一张网不仅带来生活和工作上的便利,也为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提供支撑。范荣:京雄城际铁路开通运营,京礼高速建成通车,大兴机场凤凰展翅,燕潮大桥飞跨两岸……经过多年深耕,三地城际铁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公路网络完善通畅,港口群、机场群布局日趋完善,一小时生活圈初步照进现实,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中午在北京吃饭,下午回天津准时上班,轻松实现。天津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细化了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的部署。
除了硬件上的互联互通,管理方式的提质增效也为人们美好出行添砖加瓦。赵威:融合只有达到一定深度,才能让创新成果更快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区域价值链。北京有科技创新优势、天津有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也为新产业新业态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三地高质量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诸多领域探索一卡通全覆盖,让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有序衔接、无缝换乘更加便利,让出行的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
统计显示,9年来天津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资金到位额超1.2万亿元。例如,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京津冀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范荣: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四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检验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定期汇总重点企业的技术攻关需求,通过研发众包等模式对接北京的创新资源。
北京有科技创新优势、天津有先进制造研发优势、河北有雄厚的产业基础,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关键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也为新产业新业态的落地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对三地高质量发展都是大有裨益的。目前,河北已打通拓宽京津对接路42条段、2540公里,连通干线公路47条。统计显示,9年来天津累计引进北京企业投资项目超6900个,资金到位额超1.2万亿元。张博:协同发展,交通先行。绘制承接平台图谱,方便北京科研团队来津实现成果转化。这些年,三地合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一批北京龙头企业在天津、河北布局,张北县也从过去输煤输电跃升为输信息,成为北方重要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地。
有人感慨,京津城际高铁公交化,让北京人拥有了海河夕照、天津人拥有了紫禁微风。赵威:融合只有达到一定深度,才能让创新成果更快更高效地转化为生产力,形成有竞争力、吸引力的区域价值链。
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诸多领域探索一卡通全覆盖,让不同交通方式之间有序衔接、无缝换乘更加便利,让出行的同城效应越来越明显。赵威:无论是协同创新还是产业协作,在一盘棋中找准定位,才能更好落子。
在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国家超级计算天津中心,新一代超级计算机已实现1秒钟内百亿亿次的运算,每天超过1.5万项计算任务在这里执行,其中2/3来自京津冀地区。范荣:推动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向更高水平迈进,有利于夯实区域经济增长根基,打造区域产业竞争新优势。
除了硬件上的互联互通,管理方式的提质增效也为人们美好出行添砖加瓦。天津立足一基地三区功能定位,细化了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的部署。张博: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上,河北主要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技术联合攻关能力和产业配套能力等方面入手,加快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对话人:邹翔本报评论员范荣北京日报评论员赵威天津日报评论员张博河北日报评论员邹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京津冀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拥有数量众多的一流院校和高端研究人才,创新基础扎实、实力雄厚,要强化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在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思路和定位越清晰,相关举措就越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张博:加强与京津科研机构沟通协作,与京津联手打造一批技术创新中心,协同打造区域性产业集群,河北将强化政策保障、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协同创新的良好环境,做好迎接疏解对象和创新资源的充分准备。
张博:京津两地科技创新要素密集、成果丰富,对河北来说是富矿。邹翔:实践证明,党中央关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符合我国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赵威:一个生机盎然的创新生态系统,必然是由各种要素相互作用形成的。另一方面,要想引得凤凰来,先要栽好梧桐树,这就需要河北练好内功、补齐短板、优化环境。
中午在北京吃饭,下午回天津准时上班,轻松实现。《 人民日报 》( 2023年06月30日 05 版)。赵威:天津市民也有直接感受。例如,高水平建设天开高教科创园,促进更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上生产线。
近年来,河北坚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框架下推进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打通大动脉、畅通微循环,交通网络越织越密,环京津1小时交通圈越画越完善。翻开地图就会发现,天津各条高铁及高速公路沿线,物流园、科技园、农业园、首都落户项目、重点建设工程星罗棋布。
京津冀在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范荣:产业协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四个率先突破的重点领域之一,是检验协同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准。前不久京冀、津冀签署交通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深入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正是继续加快推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区域内部协同的具体体现。
一方面,更好承接京津科技溢出效应和产业转移,吸引更多科技成果到河北孵化转化,能够带动河北科技创新能力提升、产业转型升级。完善对接合作机制,把知识、技术、资金这些珍珠串起来,持续释放协同创新的力量,就能为京津冀协同发展走深走实注入活力、筑牢根基。
最新留言